宫延楼说养生 | 别把“肝气过旺”当叛逆!90%家长忽略的春季肝脾平衡养护!
春风一吹,家里的神兽是不是突然化身“小火龙”?一点小事就炸毛、睡觉翻腾像烙饼、脸蛋红扑扑还总嚷嚷嘴巴苦?别急着给孩子贴脾气差的标签!《黄帝内经》早有提醒:“春气通于肝”,孩子的暴躁、上火、厌食,其实是肝脾在春天发出的求救信号!
一、春三月,肝气旺
《黄帝内经》将春天称为“发陈”之季——万物破土而出,人体阳气也如嫩芽般向上生发。中医学认为“肝属木,与春相应”,肝气在春季最为活跃,这本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期,但稚嫩的脏腑如同刚移植的树苗,稍有不慎就会“长歪枝杈”。
▶ 肝气过旺“三把火”
肝火上炎 :眼屎糊眼、舌尖红如草莓、半夜突然坐起来哭闹;
肝气郁结 :莫名叹气、总说胸口闷、指甲出现竖纹;
肝风内动 :睡觉惊跳、挤眉弄眼、写作业时小动作不断。
肝脏如同人体的“气血调度员”,肝主疏泄,调畅气机。春季肝气过旺时,就像水管压力过大,气血要么上冲引发上火,要么淤堵形成情绪爆发,这就是为什么春季孩子容易脾气突然暴躁。
▶ 肝脾“打架”,脾胃遭殃
很多家长发现:孩子一发脾气就不吃饭,其实这暗藏玄机!五行中肝属木,脾属土,木克土,因此肝与脾是克伐、制约的关系。春季肝气旺盛,脾气相对较弱,当肝气像脱缰野马般横冲直撞,脾胃这个“后勤部长”就遭了殃,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养护好脾胃。
▶ 肝脾失调的“连锁反应”
第一步 :肝火抢夺脾胃能量→孩子明明饿却不想吃。
第二步 :脾虚无法运化水湿→舌苔厚黄、嘴巴黏糊糊。
第三步 :肠道缺乏津液滋润→大便干结如羊屎蛋。
二、疏肝健脾三部曲
▶饮食养护 | 疏肝健脾“增援军”
荠菜 :荠菜有“护生草”的美誉,中医学认为其性味甘凉,有清肝明目、和中益胃的作用,有助于疏肝理气、消水肿而不伤脾胃。荠菜含有钙、钾、铁等元素,营养价值很丰富。
春笋 :春笋性甘凉,春天食用符合“减酸增甘”的饮食原则。春笋具有疏肝理气、润肠通便的作用,适合便秘、胃口不好、痰湿体质人群。
菠菜 :菠菜富含叶黄素、B-胡萝卜素等营养素,有滋阴平肝的作用,有助于养护春季肝阴不足引起的健康问题。
四神汤:四神汤是祖国医学著名的健脾食方,其中“四神”是指山药、莲子、芡实和茯苓这四位“神仙”。
茯苓 味甘,性平,健脾宁心;
山药 味甘,性平,补益脾胃;
莲子 味甘,性平,补脾止泻、养心安神;
芡实 味甘,性平,益肾固精,补脾止泻。
四神汤简化版
茯苓10g+山药15g+芡实10g+莲子10g+粳米50g,慢火熬粥。
▶情志调养 | 给情绪找“出口”
“小儿肝常有余,神气未充”,春季更要重视心理疏导。要保持乐观、少发脾气、拒绝忧郁。春季养肝首先应做到心胸开阔,保持乐观情绪。当孩子遇到不愉快的事时,家长要及时安慰,注意调节情绪,避免肝气抑郁。可以通过带孩子放风筝、踢毽子、跳房子、踏春等形式,促进疏散肝气。
▶小儿推拿 | 身体自带“调节器”
清肝经:自孩子食指掌面末节横纹起推至指尖,称清肝经,推100~500次。
揉足三里:足三里位于外侧膝眼(膝盖外侧凹陷)下3寸,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。用拇指按揉此穴20~30次。
分腹阴阳: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,向两旁分推100~200次。
揉太冲:用拇指指腹按揉左脚第一、二趾跖骨连接部中间凹陷处,揉30~60秒,然后换右脚,交替按压,有酸胀感为宜。
揉涌泉:涌泉位于足掌心前1/3与后2/3交界处的凹陷中,用拇指揉之50~100次。
根据十二时辰经络养生法,我们日常还可以带孩子做以下事情:
早晨7至9点 :拍打胆经(大腿外侧,如上图),升发阳气;
中午11至13点 :静坐5分钟养心,避免肝火亢盛;
晚间9至11点 :热水泡脚(可以加艾叶),引火下行。
宫延楼麦绿素石斛花固体饮料,专业技术提取大麦嫩苗精华,补充天然绿色营养~麦绿素富含多种活性营养素,全面均衡补充营养,还添加养肝护肝的珍贵石斛花,每天来一条,满口清香!
宫延楼清明冲剂,是陈清明老先生根据《脾胃学说》经典古方研制,甄选九大中草药,精心配伍,每一种中草药都经过严格筛选,口感清甜,孩子也爱喝!不仅可以养护脾胃,还能调节免疫哦~
这个春天,让我们把孩子的“暴脾气”转化为生长能量。要记住,疏肝不是压制,而是引导;健脾不是大补,而是唤醒。顺应自然之道,每个孩子都能像春竹般节节拔高!
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
*保健食品不是药物,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
*参考资料:
[1]刘向津.春季调肝正当时.开卷有益(求医问药),2024(2):43-43.
[2]张龙,王广.春季保健,养肝为先.解放军健康,2024(2):21-21.
[3]春季养肝多吃这八种蔬菜.致富天地,2024(3):75-7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