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延楼说养生 | 宝宝手掌上暗藏的五脏地图,“五经穴”养护详解!

宝宝这双肉乎乎的小手,不仅是抓握世界的工具,更是身体的“微缩地图“——五根手指暗合脾、肝、心、肺、肾五大脏腑。别小看这五经穴,它们可是养护脏腑的“核心开关“。今天,让我们解锁这个手掌上的养护秘诀。

 

什么是五经穴?
 

小儿推拿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,以阴阳、五行、脏腑、经络等学说为指导的一种特色养生法,五经穴是小儿推拿的重要组成部分,五经穴名称首见于《推拿三字经》:“五经穴,肚胀良。”

 

《小儿推拿广意·推五经法》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清代小儿推拿专著,该书推五经法认为:“五经者,即五指尖也,心肝脾肺肾也。”五经穴为面状穴,从大指到小指的顺序,依次为脾经、肝经、心经、肺经、肾经,合称为“五经“,亦称五经穴、五经纹、五指节、五指穴等。

 

脾经——拇指末节螺纹面

肝经——食指末节螺纹面

心经——中指末节螺纹面

肺经——无名指末节螺纹面

肾经——小指末节螺纹面

 

 

五经穴手法详解

 

五经,是养护宝宝五脏气血阴阳的综合手法。如果想要针对其中某个脏腑养护,则需要辨证清楚虚实,再选用补泻手法。小儿五脏具有“三不足,两有余”的特性,即:脾常不足,肺常不足,肾常虚,肝常有余,心常有余。所以,肝经、心经一般宜清不宜补,而脾经、肾经一般多用补法肺经的清法、补法都比较常用,需看具体情况而定。

 

 

【拇指:脾经】

 

拇指属脾土,为手太阴肺经循行的主干。脾经始于拇指螺纹面,沿桡侧赤白肉际延伸至大鱼际,最终连通足太阴脾经。中医认为“脾为气血生化之源”,此经主司运化水谷、统摄血液。

 

补脾经(向心推)

将拇指屈曲,自拇指指尖桡侧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,称补脾经。有助于激发脾胃阳气、健脾胃、补气血。

 

 

清脾经(离心推)

将小儿拇指伸直,自拇指指根桡侧推至指尖,称清脾经。一般宝宝在脾胃积食等情况下使用,还可以配合其他消积手法并用。

 

 

清补脾(来回推)

将孩子拇指伸直,自指尖至指根来回推,称清补脾。

 

 

Tip:脾经推拿可以配合时辰,辰时(7-9点)操作效果最佳,该时段气血流注脾经,效果更佳。

 

 

【食指:肝经】

 

食指属肝,为手太阴肺经循行的分支。肝经贯穿食指螺纹面至虎口,与足厥阴肝经形成闭环。此经主疏泄、藏血,堪称情绪波动的“减压阀”。但宝宝“肝常有余”,容易出现肝火旺的情况,过度刺激易致肝阳上亢,所以肝经一般用清法,不用补法,若肝虚应补时,则用补肾经代之,为滋肾养肝法。

 

 

清肝经(单一离心推)

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,由指根推向指尖,称为清肝经。有助于解郁除烦,辅助缓解口干舌燥等情况。

 

 

Tip:肝经瘀滞的宝宝,推拿时指腹可能会出现青紫色脉络,手法操作后颜色会逐渐转淡。春季推拿此经时,可配合轻揉太冲穴,形成协同效果。

 

 

【中指:心经】

 

中指属心,为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的主干。心经从中指末节直通掌心劳宫穴,与手少阴心经相接。古语云“心主神明”,此经是影响睡眠质量与情绪稳定的因素。心经与肝经一样,一般用泻法,不用补法,因心火不能妄动,容易引起孩子心神不宁、烦躁不安

 

清心经(离心推)

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,由指根推向指尖,称为清心经。睡觉不安宁,平时也比较容易烦躁的孩子都可以使用。

 

 

Tip:心经推拿需格外轻柔,力度过大可能引发心悸。操作时观察宝宝掌心温度,理想状态应是温暖微润。

 

 

【无名指:肺经】

 

无名指属肺,为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的分支。肺经起于无名指螺纹面,沿掌背第四掌骨上行,与手太阴肺经遥相呼应。此经主司呼吸、卫外,堪称免疫长城。

 

补肺经(向心推)

将小儿的无名指指面向上,由指尖推向指根补肺经。

 

 

清肺经(离心推)

将小儿的无名指指面向上,由指根推向指尖或来回推称为清肺经。

 

 

【小指:肾经】

 

小拇指属肾,为手厥阴心经循行的主干。肾经从小指螺纹面延伸至掌根,与足少阴肾经形成能量循环。此经主生长发育,藏先天之精。肾为先天之本,“肾藏精,精生髓,髓养骨”,想要宝宝发育的好,一定要把宝宝肾气养好,这样才能推动骨的生长。

 

补肾经(向心推)

将小儿的小指面向上,从小指指尖推至指根,称补肾经。培元固本,有助于益气助神,纳气定喘。

 

 

Tip:脾经推拿可以配合时辰,酉时(17~19点)肾经气血最旺,此时效果更佳。

 

 

儿推注意事项

 

1.环境适宜

小儿推拿需在温湿度适宜、空气流通的环境中进行。环境过热易导致施孩子出汗,影响手法渗透;环境过冷则易使孩子腠理骤闭,增加外感风寒风险。建议提前调节室温,保持空气洁净度,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设备。

 

 

2.手部管理

操作者需进行手部卫生管理:修剪指甲至与指腹平齐,用细砂条细致打磨甲缘,彻底清除甲缝污垢。建议操作前用流动水配合无刺激洗手液清洁双手,必要时可佩戴一次性指套,双重保障孩子肌肤安全。

 

 

3.手法操作

推拿时应遵循“轻-柔-深-透”四步法则:

①起手如抚触:用指腹轻贴肌肤做回旋摩动;
②运力似行云:保持每分钟80-120次均匀节律;
③渗透循经络:沿特定穴位轨迹逐步加深力度;
④收势若春风:以安抚手法结束。


全程保持专注度,通过眼神交流、语言鼓励建立信任,对小宝宝可配合节律性哼唱,营造温馨的氛围。

 

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

[1]桑佳佳,吴云川.小儿推拿“五经穴”本态研究.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,2018,24(9):1287-1289.

[2]李全耀,姚斐.小儿推拿“五经穴”治五脏病理论依据.河南中医,2021,41(2):188-191.

[3]陆金路,熊英,韦姜飞,朱延.浅析小儿推拿特定穴——五经穴.江西中医药,2021,52(2):7-10.

 
宫延楼|浙江老字号滋补品牌    宫延楼说养生 | 宝宝手掌上暗藏的五脏地图,“五经穴”养护详解!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